(三)绿色工厂的原料——空气
人们通常把植物的绿叶比作绿色工厂。绿叶以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营养元素作原料,经光合作用合成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来源于空气。植物除去水分的干物质中碳的重量要占60%左右,可见,二氧化碳是绿色工厂的主要原料,是植物合成各种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气体。
植物像动物一样,也要进行不断呼吸,以此来维持生活。它从空气里吸进氧,进行新陈代谢,再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氧气同样是植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体。没有空气,植物是无法生存的。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废气里各种化学物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空气成分的变化,使空气内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汞、铅和二氧化氮等废气量不断上升,造成空气污染日渐严重。这些有毒物质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造成产量下降。因此,清洁干净的空气是植物根深叶茂、生长健壮的重要条件。要增强绿色工厂制造有机物的能力,就必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空气污染。
(四)绿色工厂的动力——阳光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也就是说没有阳光,绿色植物是无法生存的,绿叶利用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造制有机物,将一部分光能转变成贮藏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以供给自身的需要,同时还维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
植物在暗处生长一段时间,就会产生黄化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光不能形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而使植物体呈现黄色和黄白色。黄化植物因缺少叶绿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不能存活的。
光照对植物发育影响很大。在植物花芽开始分化时,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越有利于花的发育。光照强弱还能影响水果内花青素的形成及淀粉糖化的速度,因此强光照射有利于促进果实的成熟。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它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多少有直接关系。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就是使阳光尽量多地照射在农作物上,尽量少地照射在空地上,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是争取农业丰收的重要途径。
(五)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温度
温度是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生命活动就随之增强,直到一个最佳温度为止,以后就逐渐减弱,如果温度过高,植物会发生死亡。
温度是随季节、昼夜的变化和因纬度、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而植物本身又是一个变温的有机体,其温度的变化是趋向于它们的环境温度,因此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是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特别是极端的高温和低温对植物影响更大。
一般植物在0~35℃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迅速开始生长的。但是不同植物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热带植物的橡胶、椰子、可可等要求月平均温度在18℃以上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的果树柑橘在10~16℃生长,温带果树在10℃,甚至低于10℃就可以生长了。不同植物其生长期长短也是不同的,一般南方树种的生长期比北方的长,特别是湿润的热带地区,树木全年都在生长。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冬小麦春播或北方某些作物引种到南方虽也是秋播,但都不能在当年抽穗结实,这是因为某些植物的开花结果需要一定时间低温的刺激,这种需要经过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过程称为春化过程。冬性愈强的作物,春化需要的温度愈低,持续低温的时间也要求愈长。对于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高粱等,还可用20℃或更高的温度进行春化处理,称为高温春化。
昼夜温差的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番茄以日温26.5℃和夜温17℃生长最好。变温能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开花结实,影响植物形态建成,决定植物分布等。可见温度是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